比賽中領先過,最後在補時輸波,如果作為球員,是最不希望遇到的結局,尤其在四年一度的世界盃,這種由希望到絕望,確實令人心傷。
筆者在球證吹完場哨子響起後,第一時間想起玉置浩二名曲《向悲傷說再見》,比賽輸了,但日本球迷可以這樣說。
打從臨到世界盃前易帥,由西野朗走馬上任,熱身賽戰績不佳,到戰勝哥倫比亞,然後被指不光彩地以公平競技分獲晉級16強資格。到了這場惡鬥比利時,領先兩球下反被絕殺,高高低低在短時間內經歷甚多,但作為球迷,可能寧願轟轟烈烈的出局,總好過走運地出線,起碼經歷過的成為值得留在心中的歷史。
西野朗在極短時間找到心目中最佳陣容,縱然被視為用舊將極度保守,但筆者不認為,臨時起用中堅昌子源,以及柴崎岳,兩人打出了身價;昌子源已廣傳獲歐洲球會青睞,柴崎岳在比賽中的視野,被日本傳媒視為「日本之腦」。
還有解決了本田圭佑及香川真司兩位絕對主力的上陣時間問題,這些在極短時間之內作出的決定,都是正確。能夠成為今屆世盃唯一晉級16強的亞洲球隊,日本球迷對此成績相信會是收貨的,亦將亞洲球隊在國際舞台上重新定位。